您好,欢迎来到云南中德骨科医院官方网站!紧急情况可拨打急救电话:0871-65311120    投诉及建议电话:021-64783058   13381990709
云南(中德)骨科医院 > 脊柱科 > 腰肌劳损 > 疾病治疗 > 得了腰肌劳损怎么治

得了腰肌劳损怎么治

阅读:4631次 来源:未知 咨询专家
导读:“腰肌劳损”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腰部病变疾病,主要是患者腰的一侧或者是两侧的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,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,有的时候也是单独出现的一种疾病,有时候我们传统称为之肾病、风湿病、类风湿病、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、妇科等疾病。

“腰肌劳损”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腰部病变疾病,主要是患者腰的一侧或者是两侧的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,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,有的时候也是单独出现的一种疾病,有时候我们传统称为之肾病、风湿病、类风湿病、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、妇科等疾病。

20160309_155923_6779


 

治疗方法

药物治疗:

(1)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、消化、分解,最后通过血液循环,才可将药物输入送给局部,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,然药效已所剩无几,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,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,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,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,而且口服药对肝、肾、胃肠损伤极大。因此选择外用中药,治疗效果会更好,腰肌.骨坊.世医帖是外用中药,不通过胃吸收,所以伤不到肝、胆、脾、肾等,没有副作用,从外皮渗透,药物渗入骨质,从病理上进行根治。使用方便,不过敏,被称为绿色疗法,是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,能有效缓解腰肌劳损的痛苦。 >>想了解更多治疗方法,请点击咨询

理筋手法:

患者俯卧,术者用手掌揉按两侧骶棘肌,然后找出压痛点或痛性结节,由上而下逐个进行点穴、弹拨、拿捏,然后施于滚法,注意手法不宜过重。亦可加用侧卧屈伸法,令患者侧卧,患侧在上,术者立于患者背后,一手按其腰部痛处,一手握持患侧踝部并向后牵拉,使髋关节过伸,继而屈髋屈膝,使大腿触及腹部,然后将下肢牵拉伸直,反复3次。

针灸疗法:

(1)针刺取阿是穴:肾俞、志室、气海俞、命门、腰阳关、次髎、委中等,针刺后可在腰部穴加拔火罐,以散瘀温经止痛。隔日1次,10次为1个疗程。注意结核及肿瘤患者不宜针灸. 

(2)耳针刺腰骶区、神门区、肾区等,可稍作捻转,两耳同刺,留针10分钟,隔日1次,可连作2—3次。

拔火罐疗法:

(1)于肾俞、大肠俞及阳性索状压痛点外,先用毫针刺,或以三棱针刺络出血,然后再拔上火罐。拔出少许血液后,即起罐。本法对瘀血性腰痛尤为有效。

(2)取大小口径适合的抽气罐数个。术者一手持罐,罐口向下紧扣疼痛局部阿是穴(或阳性反应点)上,另一手用注射器或吸引器抽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,然后以止 血钳夹紧导管留置20~30分钟。

艾卷温灸疗

取肾俞、京门、大肠俞、次髎、身柱、心俞、脾俞、曲池、左阳池、足三里、太溪穴,每次取4~5个穴,每日一次,轮流取穴10次为一疗程,每次 灸40分钟,对受寒湿而腰痛者很有疗效

锻炼疗法:

腰肌劳损的练功活动对腰部劳损应加强腰背肌锻炼,以促进气血流通,增强腰部筋肉的力量。可作前俯后仰、左右侧屈、风摆荷叶、仰卧举腿、飞燕点水等功,并可结合广播操、太极拳等 >>想了解更多治疗方法,请点击咨询

腰肌劳损的预防措施:

1.保持健康的形体,维持正常的体重

2.女性要避免穿高跟鞋,尽量减少穿紧身裤

3.在打喷嚏的时候先直立上半身,并且微微后仰

4.健康方面减少吸烟,因为吸烟会增加腰痛的风险

5.尽可能的使用拉埃帮忙,比如使用手推车、行李车

6.搬东西的时候,腿要尽量弯曲,蹲下来去搬,避免腰向前弯

7.久坐时下腰部位应该垫一个靠背,选择做瑜伽球是非常不错的方式

8.抱小孩或拿东西的时候,要尽量保持两边平衡,别总是一侧用力

9.姿势,身体尽量保持挺直,无论是站或是坐的时候腹部都要保持微微的收缩

>>想了解更多预防措施,请点击咨询

 


 

如你转载或引用本文,请标注转自:「云南(中德)骨科医院」 http://4g.ynsgk.com/ 原创文章原文分享地址:http://4g.ynsgk.com/jizhu/yjls/jbzl/article/show-10000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
网络预约返回首页

就医指南

地址:

客服热线:

在线时间:周一~周日08:00-23:00

查看详情:点击查看全部

  
关于云骨 | 就医指南 | 官方微博 | 专家团队 | 视频中心 | 在线咨询 | 返回首页

Copyright © 2006 - 2016 云南(中德)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(昆)医广【2023】第08-15-0129号    滇ICP备13006732号

联系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昌宏路与广福路交汇口   联系电话:0871-65311120  咨询 Q Q:2608203832

注: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。

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