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云南省120急救中心
- 云南省三级专科医院
- 云大医学院技术合作医院
- 原云南骨科医院
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引起的?小儿麻痹症是婴幼儿较常见的疾病之一,但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这种疾病是怎么产生的,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,小儿麻痹症的发病原因,希望能对你有帮助。
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引起的?其发病原因如下
1、肌力的失衡是小儿麻痹症的病因之一,正常的肢体,由于某一个部位的伸肌和屈肌、内收肌与外展肌、等,均处于对抗而平衡的状态。当某一部位、某一组肌肉发生瘫痪,则生理性平衡受到破坏。小儿麻痹症的初期是随着肌肉的单向运动收缩,久之则发生肌肉、筋膜和关节囊等软组织萎缩,进一步发展为骨与关节的畸形,形成了小儿麻痹症。
2、小儿麻痹症的病因还有就是因为肌肉、筋膜的变性,由于肌肉长期瘫痪,肌肉发生变性,筋膜增厚、挛缩,导致肢体畸形,无法恢复,从而导致了小儿麻痹症。
3、不正常的负重是小儿麻痹症的病因,因为肌力失衡与筋膜挛缩,是引起肢体畸形的重要因素,而不正常的负重,则促使畸形恶化,形成小儿麻痹症。
小儿麻痹症不同时期的表现症状
1、潜伏期:3-35日,多为5-14天。发病症状不明显,不易察觉。
2、前驱期: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咽痛及恶心、呕吐、腹泻或便秘。表现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。一般经过1-4日后热退。如不再发展而好了,称为顿挫型,不易确诊。
3、瘫痪前期:体温下降后,经过1-6天体温再次上升而进入瘫痪前期,表现双峰热,不少病例前驱期不明显,发病时就出现头痛加重,烦躁或嗜睡、多汗、全身肌肉疼痛,以颈、背、四肢更著。
4、瘫痪期:瘫痪多出现在双峰热的第二峰的1-2天后;不典型病例,病程无明显分期,症状可轻可重。瘫痪期可先出现腹壁反射消失,膝腱反射减弱至消失。瘫痪随发热而加重,在5-10天内,瘫痪达高峰,轻症持续1-2天,重症持续半月。体温下降后,瘫痪不再进展。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,将瘫痪分为脊髓型、延髓型、延髓脊髓型、脑炎型。>>>推荐阅读:如何按摩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?
5、恢复期:瘫痪后1-2周开始恢复功能,先以足趾为起点,逐渐上升到胫部及股部。膝腱反射也渐恢复,轻症1-3月,重者往往需要6-18个月或更久才能部分恢复,6月以后减慢,以后恢复更慢或不易恢复。
6、后遗症期:病变处神经受损较重,其所支配的肌群因失去神经冲动而废用,以致肌肉萎缩而松弛,重者不能站、足内翻、外翻、足下垂、肢体变细缩短,脊柱侧弯或前凸等。
温馨提示:上面介绍了小儿麻痹症的发病原因以及表现症状,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。家长们在平时要多注意自己孩子的健康情况,如果发现有骨骼畸形等异常情况的,要及早进行诊疗,避免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。有疑问,可以直接拨打健康热线0871-65311120进行咨询。